廣告

千窯一寶的華美氣度——釉里紅

  • 圖片0
  • 圖片1
1/2
新浪微博
QQ空間
豆瓣網
百度新首頁
取消

釉里紅的鼻祖還是唐宋時期的銅紅釉,特別是北宋鈞窯的玫瑰紅,海棠紅等釉色的燒制成功,為釉里紅的創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從現有史料來看,釉里紅瓷器應該創燒于元代,成熟于明代,輝煌于清代,是將含有金屬銅元素為呈色劑的彩料按所需圖案紋樣繪在瓷器胎坯的表面,在罩以一層無色透明釉,然后入窯在1350度以上的高溫還原焰氣氛中一次燒成。當然各代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的產生。特別是元代中后期,這種制瓷技術以得到了提高,從現有的實物來看,釉里紅的發色還是有不錯的表現。

主要使用釉里紅裝飾手法的瓷器品種,即釉里紅瓷,也簡稱為你釉里紅,釉里紅系用銅紅料在瓷胎上繪畫,施透明釉后在高溫中一次燒成。其紅色用銅紅料釉下,故屬釉下彩。瓷器燒造時需要一種環境,,術語叫:氣氛",瓷器都是在某種氣氛中燒成的,一般來說氣氛就是兩種,一種是氧化、一種是還原。簡單來說就是爐子開著火門,悶著火,就稱為還原氣氛 。


釉里紅是以銅為呈色劑,在還原氣氛中燒成的。簡單說它是悶著火燒成的,溫度稍高點,或者稍低一點,它立刻就會失敗,溫度如果一低,顏色就會變黑,非常不好看。溫度如果一高,顏色就飛了,沒了。溫度高低之間允許的差額大概在十度,在古代,這一點溫差是非常難控制的,只有豐富工作經驗的窯工,才能看出來。

釉里紅又分為:釉里紅線繪、釉里紅拔白、釉里紅涂繪。釉里紅線繪,即在瓷胎上用描繪各種不同的圖案花紋,這是釉里紅主要的裝飾手法,但由于高溫銅紅的燒成條件比較嚴格,往往會產生飛紅的現象。釉里紅拔白,其方法或在白胎上留出所需之圖案花紋部位,或在該部位上刻劃出圖案花紋,用銅紅料涂抹其他空余之地,燒成后圖案花紋即在周圍紅色之中以胎釉本色顯現出來。釉里紅涂繪,以銅紅料成片、成塊涂繪成一定的圖案花紋

江西南昌集寶閣為你提供的“千窯一寶的華美氣度——釉里紅”詳細介紹
在線留言

*詳情

*聯系

*手機

收藏信息

VIP推薦信息

熱門搜索

家居瓷磚>文化石瓷磚>千窯一寶的華
信息由發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交易匯款需謹慎,請注意調查核實。
觸屏版 電腦版
@2009-2023 京ICP證100626
狼群视频在线观看高清免费下载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