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雨岑花鳥瓷板畫如何鑒定真假?
劉雨岑花鳥瓷板畫如何鑒定真假?
劉雨岑花鳥瓷板畫如何鑒定真假?
劉雨岑花鳥瓷板畫如何鑒定真假?

劉雨岑花鳥瓷板畫如何鑒定真假?

供應商 景德鎮哥瓦弟玉陶瓷有限公司 店鋪
認證
報價 面議
尺寸 9-10mm
工藝 篆刻
關鍵詞 劉雨岑花鳥瓷板畫
手機號 18879871136
總監 阮先生同聯系時請一定說明在黃頁88網看到
所在地 陶瓷古玩城
更新時間 2023-09-04 14:43:28

詳細介紹

劉雨岑的瓷畫在取材、構圖、設色上別具一格,把文人畫風吸收進陶瓷藝術領域,整個作品將詩、書、畫、印融為一體,使陶瓷藝術作品從晚清陶瓷裝飾的煩瑣之中脫穎而出,成為有情趣、有生命、有新意的藝術品。特別是劉雨岑在粉彩技法上的革故鼎新,創立“水點技法”,直接用“玻璃白”點出花朵形象,然后以含色料的水筆加以點染,色彩濃淡自如,花頭更顯活潑自然,在粉彩花鳥藝術上產生了的影響。這種技法的創立,不僅是工藝技巧的創新,而且對粉彩花鳥藝術提出了一個嶄新的命題,即中國寫意畫扎實的功底,與粉彩陶瓷工藝技巧相結合的創新。對吸收任伯年、惲南田、新羅山人的清新畫風來繪制粉彩陶瓷作品,“水點法”功不可沒。他創研繪制的“黑葉描金牡丹瓶”、“黑葉描金四季瓷盤”、“黃雀薄胎瓷瓶”等瓷藝作品,有的參加了1 6國陶瓷展覽,有的為故宮博物院收藏。

  粉彩·松鶴圖

  

  民國13年(1924)

  款 識:甲子之夏月劉雨城畫于飲冰齋時客珠山。(印文:劉印、雨翁。)

  布局簡潔,用筆纖秀;以設色清雅、柔美見長

  劉雨岑還用水點技法,設計了大量的日用陶瓷。20世紀50年代末,他給輕工部陶瓷研究所附屬工廠設計的“水點桃花”茶具、餐具,進入了釣魚臺國賓館,成為接待外國的用瓷。在這個特定的歷史時期,與中國建交的國家如雨后春筍,幾十個駐外使館業已建立。鑒于使館的裝飾、日用瓷皆國民黨時代留下的日、英、德的產品,為加強民族自豪感,駐外使館紛紛向外交部提出以中國特色、中國氣派的瓷器替換外國瓷。外交部禮賓司司長親自到景德鎮選瓷充實各駐外使館,成立了以劉雨岑為首的設計組,從器型到畫面進行全新設計,終選定劉雨岑設計的多瓣、重瓣,以艷麗色彩象征春天的“碧桃花”投入批量生產。

  蘭花蝴蝶紋瓶

  

  此瓶胎質細膩如玉,釉面光滑如絲,應為民國制瓷大師吳靄生所制。上下采用青花花卉作為裝飾,瓶上繪蝴蝶蘭一朵,以三朵粉色小花為襯,上方繪蝴蝶三只,栩栩如生,遙相呼應。整幅畫面清新雅致,超凡脫俗,文人氣息。

  此瓶另一特點是運用了多種工藝,如青花、描金、藍料、粉彩等等。幾種工藝疊加在一起,相輔相成,一格。實為劉中早期難得的力作!

  詩文“栩栩名花帶露開,金衣粉翅舞瑤臺,東風有意添春色,蝴蝶無知趁侶來”。落款為“洪憲元年,覺盫主人劉雨城寫于珠山客邸?!敝煳挠≌隆皠ⅰ薄坝赆?。底款為藍料“洪憲御制”。此處洪憲元年應為寄托款,于實際年份無關。

  粉彩·紅梅寒雀圖

  

  題識:斗柄初開枝,游峰寒雀己先知,相逢不忍輕飛去,直與梅花了歲時。丙戌除夕日澹湖劉雨岑寫于覺盒。

  印文:竹、人

  民國

  說明:此件粉彩“紅梅寒雀圖”花鳥橫板是1948年時值44歲的劉雨岑成熟時期所繪,盡顯典型劉雨岑花鳥集大成之作。橫板長84厘米,寬20厘米,屬同類花鳥作品中之少見橫板題材,瓷上繪紅梅橫枝翠竹一片,枝上一對寒雀吱呀嬉戲,,色澤濃淡自如,花頭更顯活潑自然,圖中寒雀伶俐多姿,靈氣十足,翎毛絲滑如綢,眉目精聚傳神,仿佛聽到它們繪聲繪色的鳴叫;干支老梅斜側而出,自由舒展,用筆老辣十足,為劉氏典型筆法,梅下提拔“斗柄初開枝,游峰寒雀己先知,相逢不忍輕飛去,直與梅花了歲時。丙戌除夕日澹湖劉雨岑寫于覺盒 印文:竹 人”筆法俊秀,個性鮮明,文氣雅致。雖有磨損但仍掩飾不了其書法之深厚功力。

  瓷 畫 鑒 定

  劉雨岑以畫花鳥著稱,不局限于專畫某物,畫路較廣,存世之作較多。20世紀30、40年代的花鳥畫,傳統風格,50、60年代的作品融入了裝飾性特點,模仿品以30、40年代作品為多,也有少量50、60年代的作品。從劉氏花鳥畫筆墨特點來看,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早期作品,多以兼工帶寫的手法完成。畫面嚴謹,清麗韶秀,禽鳥的用筆尤為,有的接近工筆一路。畫花葉時卻能稀處補枝,密處綴英,葉子的深淺、濃淡、枯濕等,力求生動有變化、有韻味,設色秀逸,處處可見匠心。

  二是20世紀50、60年代作品寫意性較強,畫面更簡練。如50年代畫于景德鎮陶研所的花鳥四方筆筒,畫面構思精巧,筆法寫意,花鳥和蔬果筆墨纖秀工致,格調清新雅致,有任伯年遺風。另外,他在50、60年代的作品,還特別注重畫面與器形的結合,其中不少畫面是畫于“開堂子”里面。

  三是劉氏畫禽鳥的靈動性特點顯著,精細之中不刻板,筆情墨趣頗足,又能較好地把握粉彩料色的肌理變化,用以表現禽鳥茸毛的質感。如20世紀40年代所畫的《暖春圖》,畫面中心繪一窩小鳥嗷嗷待哺,鳥的茸毛惟妙惟肖。還有《竹籬麻雀圖》中的三只落籬麻雀,顧盼生姿,以工筆手法表現得細微生動,意趣渺遠,妙詣到。而模仿品的筆法稚嫩、潦草、浮躁。劉氏筆墨之精妙,絕非一般之人一朝一夕能刻意求得。如以模仿占占與掃中劉氏作品真跡對比,以上幾點—睹自明。

  從設色來看,一是花朵雙勾填彩,敷色嬌美鮮麗,葉子正側疏密有變化,色彩豐富,勾勒挺勁;二是秀石以扁筆斧劈皴表現,敷染淡青,講究冷暖;三是與主畫面相配的數朵閑花、幾片竹葉以及隨風青草,總是略施淡彩,以求傅色典雅、清新、明凈,達到輕拂丹青、以素凈為貴的畫境。而模仿品設色平板,染色少精妙層次變化,特別是色彩的冷暖過渡,不具漸次之微細變化。

  另外,劉雨岑創立了“水點桃花”技法,畫花時用含有色料的水筆,依次點染在相應大小的“玻璃白”底色上,既有傳統填色的粉潤效果,又具有畫意生動的韻味。劉雨岑到晚年仍孜孜不倦地研究任伯年的筆墨技巧,他嫻熟地運用粉彩彩料,掌握油性特點,在堅硬光滑的瓷胎釉面上,表現出繪畫藝術的韻致。他在文中寫道:“記得過去,我在瓷上表現桃花時,由于對料性掌握得不夠,以玻璃白摻染洋紅點出桃花,燒后成色發烏,后來經過反復試驗,采取先以玻璃白作花,再在其上以洋紅點出的辦法,才得出國畫桃花的效果來。由此可見,要用祖國具有民族特色的國畫,來裝飾具有優良傳統的瓷器,使它們結合在一起,成為我國民族文化中一朵永開不敗的鮮花,作為陶瓷美術工作者,除了要對料性、對瓷畫有豐富的經驗和技巧之外,還熟諳國畫用墨用色的技法。劉氏畫桃花風格特,技巧孤絕,是鑒別其作品真偽的重要依據

  題 識 印 款

  劉雨岑的書法結體平穩,意度雍容,以行書題款,少見長篇題款,一般都是題寫一兩句詩文后,再落干支姓名款。

  常見落款為:“雨城”、“劉雨岑寫”、“澹湖漁劉雨岑寫”或長題款“澹湖漁劉雨岑寫于珠山覺盫暖風和窗下”、“澹湖漁劉雨岑寫新羅山人大意于珠山覺盫之南軒”等。

  常見印款為:“玉成”、“雨城”、“雨岑”、“平氏”、“竹”、“人”等。

  劉氏20世紀50、60年代的作品,好用“竹”字印,先生曾問何故,劉曰:“吾好竹,竹字寫成印章好看,就此而已?!痹腥藢Υ瞬恢?,錯認“雨”字,此印與劉氏姓氏無關。


關鍵詞:劉雨岑花鳥瓷板畫

我們的其他產品

陶器工藝品>陶瓷>劉雨岑花鳥瓷
信息由發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交易匯款需謹慎,請注意調查核實。
觸屏版 電腦版
@2009-2023 京ICP證100626
狼群视频在线观看高清免费下载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