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乙酸鈉在奶牛業中的應用

  • 圖片0
  • 圖片1
  • 圖片2
  • 圖片3
1/4
新浪微博
QQ空間
豆瓣網
百度新首頁
取消

雙乙酸鈉是一種多功能飼料添加劑。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雙乙酸鈉,可提高奶牛的產奶量和乳脂率,又可增加飼料的適口性,提高飼料的利用率。它作為奶牛的飼料添加劑很有推廣價值。

雙乙酸鈉(Sodium Diacetate)簡稱SDA,是乙酸鈉的一種衍生物,是一種新型的多功能飼料添加劑。在國外80年代已廣泛應用,而我國對其研究較晚。研究證明,雙乙酸鈉不僅可以抑制霉菌的生長[1],而且可以增加飼料的營養價值,提高奶牛的產奶量和乳脂率。
1 雙乙酸鈉的理化性質和質量標準
雙乙酸鈉又名二醋酸一鈉,其結構式為CH3COOH?CH3COONa?XH2O,是一分子化合物,呈白色的吸濕性晶體,有醋酸氣味,易溶于水和醇,150℃可分解。其質量標準(FAO/WHO,1997)為:游離醋酸含量39.0%~41.0%,醋酸鈉含量58.0%~60.0%,水分小于或等于2%,pH值(10%溶液)4.5~5.0,砷(以As計)小于或等于3mg/kg,重金屬(以Pb計)小于或等于10mg/kg,甲酸及易氧化雜質小于痕量,醛類亦小于痕量。雙乙酸鈉的LD50為3.31g/kg(小鼠經口),4.96g/kg(大鼠經口)。
2 雙乙酸鈉提高奶產量及乳脂率的作用機理
乳的生成過程在乳腺腺泡和細小導管的分泌上皮細胞內進行。乳中的蛋白質、脂肪和糖等營養成分是乳腺從血液中吸取原料經過復雜的生化過程合成的。雙乙酸鈉在體內的分解產物乙酸,改善了瘤胃內環境,有利于瘤胃內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和對各種營養物質的分解、消化和吸收,提高了飼料的利用率,為機體提供了更多有利于泌乳的營養物質(如氨基酸、葡萄糖、有機酸等)。同時,飼料中添加雙乙酸鈉能改善飼料的適口性,使奶牛的采食量增加,有利于奶產量的提高。
乳脂幾乎完全甘油三酯狀態,組成甘油三酯的脂肪酸是C4~C18飽和脂肪酸以及不飽和脂肪酸——油酸。脂肪酸的比例隨日糧而有很大變化。乙酸是乳脂肪的前體,是泌乳期奶牛生成乳脂的主要原料之一,被奶牛瘤胃吸收的乙酸約為40%為乳腺上皮細胞利用轉變為C4~C16脂肪酸[2]。據報道,在青貯苜蓿和玉米中添加雙乙酸鈉,可使其干物質中乙酸和丙酸的含量增多[3]。因為雙乙酸鈉在奶牛體內分解為乙酸根和鈉離子,所以無論是將雙乙酸鈉直接飼喂奶牛,還是用雙乙酸鈉作為防霉劑的青貯飼料飼喂奶牛,均可使奶牛體內的乙酸含量升高,有利于牛奶中脂肪酸的合成,因而提高了乳脂率。
3 雙乙酸鈉在奶牛飼料中的應用
雙乙酸鈉作為一種飼料添加劑,可增強奶牛對飼料的適口性,提高飼料中粗蛋白的利用率,提高奶產量及乳脂率。李家銓等[4]報道,在青貯玉米中添加0.05%~0.2%的雙乙酸鈉,防霉效果明顯,并提高了奶牛對青貯玉米的適口性,采食量提高10%~20%的雙乙酸鈉,提高了奶牛對青貯飼料的利用率。葛政華等[5]報道,在青貯黑麥草中添加雙乙酸鈉,提高了其適口性。美國專利報道,在飼料發酵前添加混有雙乙酸鈉和脫水乳漿的混合物添加劑,一噸切碎青草加3磅添加劑,可使青貯飼料蛋白質利用率從15.5%,提高到17.9%[6]。加拿大專利曾報道,用雙乙酸鈉制成的添加劑可使粗蛋白質利用率增加11%,并使奶牛日產奶量增加1800~2200克[7]。石傳林等報道,給泌乳牛飼喂用雙乙酸鈉保擴的青貯玉米秸,結果使泌乳牛平均日產奶量提高8.5%,乳脂率提高了3.2%。林治文等[8]報道,在添加約1.7%的雙乙酸鈉的精料飼喂奶牛的試驗中,使奶產量提高10.1%,乳脂率提高6%。吳柱月等[9]報道,用混有雙乙酸鈉(150g/d?頭)的飼料飼喂黑白花奶牛,結果使產奶量提高1.87%,乳脂率提高18.6%。吳堅新[10]報道,給擠奶水牛的飼料中添加雙乙酸鈉(150g/d?頭),效果非常明顯,產奶量提高14.81%,乳脂率提高9.78%。

山東龍昌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你提供的“雙乙酸鈉在奶牛業中的應用”詳細介紹
在線留言

*詳情

*聯系

*手機

雙乙酸鈉信息

VIP推薦信息

熱門搜索

非營養性添加>酸化劑>雙乙酸鈉在奶
信息由發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交易匯款需謹慎,請注意調查核實。
觸屏版 電腦版
@2009-2023 京ICP證100626
狼群视频在线观看高清免费下载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