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鑒定銀幣真假,古代銀幣收購

  • 圖片0
  • 圖片1
  • 圖片2
  • 圖片3
  • 圖片4
  • 圖片5
1/6
新浪微博
QQ空間
豆瓣網
百度新首頁
取消

國父孫中山地球雙旗幣
  錢面:孫中山七分半身像 ,上環“民國十八年”七字。
  錢背:中央標明面值“壹元”,外環嘉禾紋飾,系采用袁像嘉禾壹元幣模。
  背景:民國十八年(1929年)天津造幣廠制模鑄造孫中山七分半身像銀幣,有背地球、背嘉禾兩種,設計新穎、制作精美,系試鑄樣幣,未流通。

湖北省造本省光緒元寶七錢二分
  光緒20年(公元1894年)鑄,在武漢三佛閣街原守備署改建了湖北銀元局,仿造廣東省銀元式樣鑄造,意思是在湖北本省使用,目前存世量極少。

袁世凱共和紀念幣簽字版;
  袁像洪憲銀幣:袁世凱軍裝正面像,背:中間鑄有一條展翅飛龍,上下分環“帝國”“洪憲紀年”和飛龍簽字版。
  袁世凱共和紀念幣:該幣正面鐫袁世凱著軍裝高櫻冠正面像。反面珠圈內鐫嘉禾圖案環;中間豎鐫“壹元”2字;珠圈外上環鐫“民國共和 紀念幣”9字;下環鐫英文壹元;左右鐫各一方形有內四點外四點花飾。

近代銀幣珍品鳳毛麟角,十分。長期以來,近代銀幣雖然有過人為的炒作,但價格卻還在一直攀升,表現出良好的保值增值功能,其潛在的投資價值不可低估。

我國古代貨幣,流通使用了2000多年,大多主要發行使用銅錢。因此對于銅錢,大家并不陌生。
不過,在傳世的古錢中,我們又能見到一些與銅錢同名的銀質古錢幣。
我國發現銀質銅錢,早可以追溯到1974年8月,在河南扶溝縣古城村出土的春秋時期的銀質空首布。
它的長度為10.5厘米,寬度為6厘米,重量為134.1克。

我國銀元于清光緒十五年(公元1890)開始正式由鑄造。民國初期,始以銀元作為主要流通貨幣,進行大量鑄造。
銀元種類很多,在我國大約有二百多種,流入我國的外國銀元約有三四十種,其成色重量,頗不一致。成色高為98.5%,低的只有60%左右,私人鑄造的甚至更低。重量大的為36.5克 ,一般以26.5克 居多(合庫平七錢二分)。銀元中還有半元、二角、一角、五分,一錢、二錢、三錢以及一毫、二毫等小銀元(也叫銀角子),這些大都作為輔幣應用。

介紹一下各種類型的銀元
1光緒元寶
有廣東省造、湖北省造、江南造、北洋機器局造。安徽省造、四川省造、吉林省造、北洋造、奉天省造、東三省造、云南省造、天津造幣總廠造等多種,各省鑄造者大同小異,其正面鐫有“光緒元寶”四字,中間有小滿文,字上有鑄造地名,字下為“庫平七錢二分”字樣,背面為盤龍,龍之四周為英文字。
2大清銀元
正面為“大清銀元”四字,上面為滿文,下面為“宣統三年”,背面鐫有團龍圍繞“壹圓”二字,下有英文。
3宣統元寶
廣東、湖北、云南、四川等地均曾鑄造。正面為“宣統元寶”四字外,其余均同光緒元寶。
4一兩大清幣
正面鐫有“大清銀元”四字,中間有滿文,四周有“廣東省造”和“庫平一兩”字樣,背面鑄有二龍珠圖,圖中為“壹兩”二字。

孫頭銀元
正面鐫孫中山半身像(俗稱小頭),上有“民國”,下有“開國紀念幣”字樣,背面為麥穗圍繞“壹圓”二字,四周為英文字。

孫船銀元
有三種版式,一種是1929年(民國十八年)試鑄,正面為孫中山大頭像,上邊有"民國十八年"字樣,背面三帆船圖,兩邊是“壹圓”二字。一種是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版,正面為孫中山像,上邊有“民國二十一年”字樣,背面為雙帆船圖,帆上有飛鳥三只,船的右邊有太陽,左右兩邊是“壹圓”二字,以上兩種流通不多,而比較多的是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版,正面為孫中山像和“民國二十二年”字樣外,背面也只有雙帆船圖和“壹圓”二字。此種銀元1934年亦有鑄造。

北京聚寶薈藝術品鑒定中心為你提供的“怎樣鑒定銀幣真假,古代銀幣收購”詳細介紹
在線留言

推薦信息

古幣/紙幣>歷代銀幣>怎樣鑒定銀幣
信息由發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交易匯款需謹慎,請注意調查核實。
觸屏版 電腦版
@2009-2023 京ICP證100626
狼群视频在线观看高清免费下载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