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紅釉鑒定

  • 圖片0
  • 圖片1
  • 圖片2
  • 圖片3
  • 圖片4
  • 圖片5
1/6
新浪微博
QQ空間
豆瓣網
百度新首頁
取消

從歷代陶瓷的款識來判別,款識也叫年款,是在一件瓷器的器皿底中央、器皿心里,身的中部或口緣等部位,書寫上某某皇帝的年號,如“大明成化年制”等字樣,以表示年記。這種年款,有一部分是專為宮廷燒制的,叫“官窯”款;有一部分是民間燒制的,叫“民窯”款。除了記年款,還有殿名款(如體和殿)、堂名款(如中和堂,這是康熙皇帝在圓明園居住過的)、齊名款、軒名款、贊譽款、吉祥款、陶工款、供養款、干支款(如康熙辛亥中和堂制)、花樣款(如白兔、雙魚、折枝花朵等),等等。這些都稱為款識,是表示某個朝代生產的器物。

款識的識別,是古陶瓷鑒定中較為重要的一個環節。 已知陶瓷上早的款識,應數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陶器。商、周青銅器上銘紋和徽號已經盛行,但在陶器上有款的,可以肯定是在陜西咸陽出土的一件秦代陶器上的“王”字。前些時候,廣州中山五路發掘一處秦漢遺址,曾發現有帶“官”字的陶片;在三元里一個西漢初年墓中,也發現有“居室”款。

注意常見器型的演變歷代瓷器均在前朝瓷器的基礎之上有繼承有創新,在繼承的過程中,特別是日常用品如瓶、壺、碗、罐等,受當時環境和陶工制瓷水平的影響,在不同朝代都會有些差異,形成新的時代特征,這些造型上的變化需特別注意。以下試舉幾例說明。


壺在古陶瓷中式樣很多。早的壺型器是出現于三國吳晚期的雞首壺。雞首壺的出現有個演變過程。吳和西晉的壺型似小盤口壺,肩部的一面貼個雞頭,尖嘴無頸無孔,另一面貼一條象征性的小雞尾,雞頭和雞尾都作為裝飾

隋代雞首壺與北齊相近,盤口亦高,頸部變細,中部有弦紋裝飾。雞頭更趨于寫實,雞首高昂,肩部,壺柄仍保留北齊時期的龍柄形式,肩部雙系有新的變化,足部微撇,腹部有刻劃和戳印的花紋。

至唐代雞首壺已不再出現,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多棱形、圓柱形短流執壺,壺柄也由以前的龍柄變為曲柄,在流與柄之間的立系耳的形式也少見

道光(1821~1850),為清宣宗旻寧的年號。道光朝瓷器生產不如乾隆、嘉慶朝,質地與釉色及紋飾均無法與乾嘉相比。官窯款識品種更是,多為“大清道光年制”篆書款,款識排列以六字三行無邊飾和一行橫書為常見。書寫材料有青花、礬紅、紫彩等。有書款,刻款,也有描金款識。字書寫流暢。民窯款識見有“大清道光年制”篆款和“道光年制”篆款。外圍單框,或無邊飾??钭R書寫不工,字跡潦草,其車有些字不可辨認。

咸豐(1851~1861),為清文宗奕寧的年號。咸豐一朝為清王朝衰落的關鍵年代,內憂外患不斷,太平天國使清王朝無法顧及瓷器生產,后太平軍浮梁縣,導致了御窯廠毀壞,造成官窯無法生產。傳世咸豐官窯極為少見,民窯也多半不寫款識。目前所見咸豐官窯年款多為楷書款?!按笄逑特S年制”六字青花楷書款為成豐年款多見?;螂p行或三行排列,也有一行橫書。書寫材料有青花、礬紅彩。有書款、刻款、捕金,款外均不加邊飾。民窯紀年款有六字和四字篆款,外或有雙框,或無邊飾,書寫潦草,難以辨認。年號紀年款有“咸豐壬子秋月面壁作”等。

光緒(1875~1908),為清德宗載湉的年號,光緒朝歷時34年,瓷器燒造量,質量在晚清中為佳。其中光緒大婚,慈禧六十和七壽等均有大規模的稍早。官窯年款以“大清光緒年制”為常見,或二行,或三行,或一行橫書等。清書寫材料有青花、紅彩、紫彩、金彩等。有書款也有暗刻款識。 “光緒年制”四字款較六字款少見,款外無邊框,此時篆款更為少見,字書寫工整。民窯款識以六字楷款多見,書寫有工整和草率。工整的可媲美官窯,草率的極為隨意。四字篆書款如同印章,篆法不合理,有些字無法辨認。另還有“光緒年造”、‘‘光緒年制”,“光緒八年”等。

同治(1862~1874),為清穆宗載淳的年號。成豐朝御窯廠被毀后,于同冶五年恢復了御窯廠的燒造。因戰亂工匠逃亡,有技術的工匠流失嚴重,所燒瓷器質量粗糙不堪。官窯款識以“大清同治年制”和“同治年制”楷書款為多??钭謺鴮戄^為規范,款外均不加邊飾。書寫材料有青花、礬紅和金彩,有書款和刻款等。民窯款識有六字和四字篆款,或書或亥于器底,字草率,不易辨認。



宣統(1909~1911),為清代后一個皇帝溥儀的年號。宣統官窯款識以“大清宣統年制”六字楷款多見,有青花、紅彩、紫彩、墨彩等。有書款和刻款,書寫規范工整。民窯款識為六字楷體,書寫不工。

景德鎮哥瓦弟玉陶瓷有限公司為你提供的“瓷器紅釉鑒定”詳細介紹
在線留言

*產品

瓷器鑒賞

*詳情

*聯系

*手機

推薦信息

陶瓷古玩>紅釉古玩>瓷器紅釉鑒定
信息由發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交易匯款需謹慎,請注意調查核實。
觸屏版 電腦版
@2009-2023 京ICP證100626
狼群视频在线观看高清免费下载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