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曾侯乙編鐘激出了我華夏音樂!

  • 圖片0
  • 圖片1
  • 圖片2
  • 圖片3
  • 圖片4
  • 圖片5
1/6
新浪微博
QQ空間
豆瓣網
百度新首頁
取消

音樂是人類的共同語言,民族對之有著的貢獻。若以浙江河姆渡文化的骨哨為標志,我國音樂的初文明已有七千余年。古老而的音樂文化及其大量遺存,是中國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稍縱即逝的音樂,使探溯起源流的人們因難聞過去的聲音而困惑。世界上幸存的古樂器,多因質地腐蝕而失鳴。我國特有的幾種古樂器,如陶土燒結的塤、石片磨礪的磬、青銅鑄制的鐘,卻因材料的堅實而保留著古樂僅能復鳴的絕響,并傳播給數千年后的今人。
  一九七八年,在我國湖北省隨州發掘的曾侯乙墓(墓主為戰國早期一個諸侯國──曾國君主的墓,名叫乙,下葬年代在西元三三年或稍晚),出土了距今二千四百余年前的樂器,計八種一百二十五件,是世界音樂史上的發現。
  這座擁有東、中、西、北四個墓室的王陵,面積達二百二十平方米,猶如一座地下音樂宮殿。寬敞的中室,是“鐘鳴鼎食”的正殿,禮樂之器,陳懸井然。一套編鐘沿南壁和東壁立架巍然聳立;一套編磬沿北壁立架安放;一架建鼓東壁高豎在青銅座上;此外,還有瑟(7件)、笙(4件)、簫(2件)、篪(2件)、小鼓(2件)擺列在鐘、磬、建鼓構成的長方形空間。全室樂器如一個大型“鐘鼓”樂隊體現著演奏“金石之音”和“鐘鼓之樂”的壯觀場面。東室,列有琴(2件)、瑟(5件)、笙(2件)、鼓(1件),均聚傍主棺,如“寢宮”內演奏“琴瑟之音”的輕音樂團?!皩媽m”和類似“后院”的西室,二十一具彩繪棺里息臥著十三至二十五歲的少女,可能是表演樂舞的“女樂”,連同樂器,一道殉葬。北室,還陳放著三件盛放石盤的漆木匣。樂宮中為顯赫的屬編鐘。的鐘架,由銅木結構呈曲尺形,長7.48米, 寬3.35米,高2.73米。七根彩繪橫梁,兩端均有浮雕著盤龍和花瓣紋的青銅套加固,由六個佩劍武士形銅柱和圓柱承托。鐘架及鐘鉤,達二百四十六個構件,可以折裝,設計精巧合理。六十五件青銅鐘分三層八組懸于架上:上層為三組鈕鐘,共十九件;中層有短枚甬鐘一組十一件、無枚甬鐘一組十二件、長枚甬鐘一組十件;下層有大型長枚甬鐘兩組共十二件、另有鑄鐘一件。其大者, 通長153.4釐米,重203.6公斤;小者,通長20.4釐米,重2.4公斤。僅鐘體總重量達兩千五百公斤。鐘架、鐘構、鐘體上共有銘文三千七百五十五字。內容有編號、記事、標音及樂律理論。鐘體銘文大都錯金。鑄鐘的銘文,記敍楚國的惠王在執政五十六年(即西元三三年)時,為祭奠曾侯乙而鑄制了鐘鼎彝器,并送給曾國。 甬鐘均有一面鉦間刻“曾侯乙乍(作)時(持)”,標記著鐘的主人。甬、鈕鐘的標音,均在鐘體一面的正鼓部和側鼓部,依姑洗均(C調)記寫著各種所發樂音的階名或音名。甬鐘另一面鉦間、鼓部還有成句成段的文字,論敘各鐘的樂音所屬律名、階名、變化音名及其在不同均中、不同國間的稱謂對應關系。
  件件保存完好。閃亮著青銅光澤的鐘體,均保留著優美迷人的原有音響。 僅少數大型甬鐘的側鼓音不甚明顯之外,絕大多數鐘均能在正鼓部和側鼓部,分別擊奏出呈三度音程,且與標音相符的兩個樂音。全套鐘含有深沈渾厚的低音、鏗鏘圓潤的中音、清脆明亮的高音,豐富的色彩可調配出相當的表現力。其音域自C2至7,跨五個八度音程,可奏出完整的五聲、六、以至七聲音階樂同;中心音域內二十半音齊備,可以旋宮轉調,演奏古今中外多種樂曲。
  鐘及架的裝飾,取有人、獸、龍、花、幾何形等多種題材,採用了圓雕、 浮雕、陰刻、雕繪、線描等多種技法。加之精巧的佈局和細微的刻劃,達到了的美化效果。整架編鐘,宏觀巍峨莊重,微觀精美華麗,是耐人觀賞的藝術佳作。
  這套編鐘的擊奏工具共有八件。六件T字形小木槌,當由三人各執一對, 分別掌奏中層的三組鐘,并兼顧上層鈕鐘,主奏旋律。兩件長215釐米、粗6.6釐米的彩繪大棒,由兩人分執,掌奏下層大鐘,可配以和聲,或烘托氣氛。這套造型壯觀、鑄制精美、保存完好、配備、音域寬廣、音列充實、音色優美、音頻準確的大型編鐘,堪數我國古代編鐘之。
  五千多年前,我們尚處在原始社會的祖先,創制了陶鐘。河南陜縣廟底溝仰紹文化晚期遺址、陜西長安客省莊龍山文化遺址、湖北天門石家河文化遺均 出有實物。將近四千年前,河南二里頭文化已出現了銅鈴。到了商代,青銅鐘已經出現,并三、五件編組成為奴隸主享樂的工具。西周時期,編鐘不僅是統治者作禮奏樂之器,還是權貴、名份、等級的象徵。鐘的編制擴大,由三件增至八件,形制除有甬鐘外,新出現了鑄鐘。鐘體的正鼓部和側鼓部已被正式調定為相距三度音程的兩個樂音,每套鐘為羽、宮、角、徵四聲音階序列。春秋戰國時期,是編鐘為活躍的時代。單組鐘的編制逐漸增多至十幾件不等;一種較輕便型的鈕鐘于此時興起,并較廣泛地應用;甬、鑄、鈕鐘被混合配套音階結構不斷擴充;漢時鑄鐘的合金配方,形體比例及其音響效應等經驗被較為系統的總結,并見諸記載。編鐘的活動范圍亦有擴大,至今,陜西、山西、 河南、河北、山東、湖北、安徽、江蘇、江西、浙江、甘肅、遼寧、四川、福建、廣東、廣西、云南等地均出土有實物。與這些多達百余批的出土編鐘相較,屬戰國早期的曾侯乙編鐘既繼承了傳統,又大有發展,在鑄造、工藝、音響上都有的特點,不愧為編鐘極盛時期的産物。
  與曾侯乙編鐘相伴而出的一套編盤,是古編盤中的代表。青銅鎦金的盤架,高1.09米,寬2.15米,呈單面變層結構。一對集龍首、鶴頸、鳥身、鱉足為一體的怪獸銅立柱,咬合著兩根銅桿,桿底等距焊鑄銅環,以掛盤鉤。三十二塊石磬次序懸掛,與之相映成趣。據研究,全架編盤原有四十一塊,每盤發一音,為十二半音音列,音域跨三個八度,音色清脆明亮而特色。盤塊上亦有與鐘銘相通的墨書和刻文,內容是編號、標音及樂律理論。其精美的盤架、眾多的盤塊、明確的編懸狀態、完備的配件(同出有裝盤之匣和盤槌)為迄今僅見。同墓所出的簫,是由十三根竹制簫管編排而成的“排簫”,它因長短有序的簫管而形若鳥之單翼。世界上有不少民族都使用這種樂器。這兩件古簫在未脫水的情況下,其中一件有七、八個簫管能夠吹奏出因樂,音階結構已超出五聲。
  篪是一種竹制橫吹管樂器。以前,人們僅據文獻中互有出入的記載,難以詳其形制。該墓出土的篪,一件長29.3釐米一件長30.2釐米;兩者均以一節竹管制成,兩端管口封閉,管身開有吹孔一、出音空一、指孔五;通體以黑漆為地,以朱、黃色繞管線描繪紋,三角雷紋和變形菱紋。用其復制品,可吹奏出超出五聲的音階結構。
  笙十由古沿用至今的一種管樂器。曾侯乙笙分十二、十四、十八簧三種,均為匏斗、蘆竹笙管、蘆竹簧片制成。笙簧因音頻高低而大小不一,框與舌間的縫隙細如發絲,做工十分。仿制中,知其聲音細小,但古樸典雅,特別細膩迷人。
  因弦腐而失音的琴、瑟,均保存這完好的軀體。仿制中可品味出其原有的濃郁韻味。
  有這批古樂器直接或間接保留著的音響中,從他們所攜帶的具有經典價值的鐘磬樂律銘文里,我們不難得知人類早在二千四前所已有的音樂水平。
  由此,我們相信:這沉寂過千載的音響必定會激勵著更多的人們為創造出無愧于今天的美好旋律而奮進。這來自遙遠的古音肯定會在世界上得到更多的知音。

深圳市中能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為你提供的“曾侯乙編鐘激出了我華夏音樂!”詳細介紹
在線留言

*詳情

*聯系

*手機

遠古時期信息

VIP推薦信息

熱門搜索

古樂器>樂器鐘>曾侯乙編鐘激
信息由發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交易匯款需謹慎,請注意調查核實。
觸屏版 電腦版
@2009-2023 京ICP證100626
狼群视频在线观看高清免费下载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