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哪里可以鑒定瓷器

  • 圖片0
  • 圖片1
  • 圖片2
  • 圖片3
  • 圖片4
  • 圖片5
1/6
新浪微博
QQ空間
豆瓣網
百度新首頁
取消

鑒別紋飾

瓷器的紋飾往往與時代、制作工藝和地區等有關,紋飾的精美程度也是評價瓷器價值的重要標準。例如,明代的青花瓷器紋飾通常較為樸素,而清代的瓷器則在青花的基礎上發展了粉彩和釉里紅等多彩繪畫技法。鑒別紋飾需要觀察其線條、結構和色彩等方面,有一定的性。

從底足辯真假,文字看年份

為什么看底足?因為這里有許多關鍵信息,底足多為瓷器的露胎之處,可以辨別胎土;通過底足的旋切痕跡,可以判斷工藝;還有手工坯和機制坯,也能從圈足看出端倪。重要的一點,許多瓷器底部有自述文件:款識。并非所有瓷器上的文字都是款識,比如宋元瓷器上常寫詩詞,起裝飾作用,屬于紋飾的一種。瓷器款識是記事性質的文字,比如那件青瓷虎子上的“赤烏十四年”記載制作年代,屬于陶瓷上出現多的紀年款,“會稽上虞師袁宜作”是陶人款,記載工匠或者作坊身份。

紋飾和器型一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并且紋飾也經歷了從簡到繁、從單一顏色到絢麗多彩的過程。

一種紋飾就可以代表一個時代,比如說提到元代先想到的一定是青花,每一種紋飾也要有出現、成長、發展的過程,我們從紋飾的內容分析解讀瓷器信息。紋飾包括圖案和文字,文字也是鑒定的重要依據哦~

我們只有通過盡可能多的上手實戰,并不斷自我感知、體悟、對比、修正,才能終找到適合自己用來區分新舊好壞真假仿贗的輕重感。而一旦形成自己的輕重感的系統和體系,對于不明瓷器的斷代以及區分窯口、品質、品位和新舊、真假、仿贗等都有的重要作用。

所謂澀、滯、燥與潤、滑、爽,每一個字都是一片天地,每一個字都是經驗、汗水甚至淚水的結晶!要品味出其中的真意、深意和精意,一定需要成千上萬次地反復上手、揣摩、總結、凝練、提純。

其次,瓷器的衣著亦即釉質也決定著瓷器是否出汗和出汗的多少??偟内厔菔?,透明釉比乳濁釉易出汗,?;雀叩谋炔;鹊偷囊壮龊?。

瓷器也像瓜果一樣,由于燒成溫度不同而有生熟之分。燒成溫度低,在1150度以下,則其聲若瓦,為生;燒成溫度稍高,在1200度左右,則其聲類硬木,為半生;燒成溫度再高,在1260度左右,則其聲如石,略有回聲,為半熟;燒成溫度若在1320以上,則其聲像金,回聲悠長,余韻悠然,為熟。

判斷一件東西的真偽,光從釉、器型、紋飾、燒造方法等傳統鑒定方法出發還不夠,我覺得用一些痕跡的方法來輔助鑒別,很有必要。

比如說傳世的東西一定要有傳世使用的痕跡,這點是毋庸置疑的。因為凡是流散在民間的東西,它的經歷一定是非常之坎坷,這和故宮不一樣,故宮依然有很多東西非常光鮮,那是在特定的環境中保存的,這些東西我們很難見到,也很難摸到。在判斷傳世品當中,自然使用痕跡是我們鑒定的一個重要方法。

一次鑒寶中,一位老先生挺不留情面地拿來一個大將軍罐,往桌子上一擱,指著我鼻子說“坐那兒”,嚇我一跳。沒等我開口他就說:“你先別說話,這件東西的真假不重要,你得給我說出為什么。別兩個字,假的,就給我打發了?!蔽野堰@個罐子翻過來,對老先生說:“我給您提個問題,圈足,圈足里面檐口的位置磨損程度為什么和外面的磨損程度是一致的?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它能磨損這么一致?您能告訴我嗎?”老先生確實是一位前輩,拿過來說:“假的,不用說了?!?br />
什么是正常的使用痕跡,什么是人為的使用痕跡,在摸索中大家會慢慢了解。一看感悟了,沒有問題;再看迷惑了;再看推翻,不相信了,經過幾個來回以后,就會總結出一個適合自己的區別痕跡的方法,這樣再鑒定才會有意義。

工藝痕跡應該說是非常復雜的,也非常難搞懂。元代以前老窯瓷器,里面基本上是不修胎的,自然拉出來的。在拉的過程中有一厘米左右的螺旋式拉坯痕跡,或深或淺,因器型、窯口、生產地域不同而定。

以前我總結了半天,認為凡是有這種拉坯痕跡都差不多。為什么得出這種結論?因為這么多年我到景德鎮去看,發現這種拉坯沒有人會了,不多見了,拉出來的效果和我說出來的這種現象有很大的區別。

景德鎮哥瓦弟玉陶瓷有限公司為你提供的“江津哪里可以鑒定瓷器”詳細介紹
在線留言

*詳情

*聯系

*手機

推薦信息

昆明陶瓷古玩>昆明特殊陶瓷類古玩>江津哪里可以
信息由發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交易匯款需謹慎,請注意調查核實。
觸屏版 電腦版
@2009-2023 京ICP證100626
狼群视频在线观看高清免费下载安装